首頁 生活 資訊 社會 財經 國內 國際 金融 理財 科技 文化 旅游 圖片 教育
首頁 > 資訊 > 正文

寧波象山:打造青年人才的“夢想藍海”

2023-10-20 08:23:36 中國青年報

90后創業者范景潤常年沿著我國海岸線奔走,他的目標是要將海上波浪所攜帶的能量轉化為電能,穩定持續地進行海上電力供應。


【資料圖】

逐浪而行,這名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年輕人去年帶著他的波浪能發電技術及其創立的公司,落戶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在他看來,象山三面環海,海洋資源非常豐富,開展相關實驗測試等更便捷;更重要的是,象山縣很重視海洋經濟發展,有很大發展空間,給了他和企業更多信心。

讓更多青年人才走進象山、扎根象山,這座位于東海之濱之城,正在全力以赴,努力打造青年人才大展身手、成就事業的“夢想藍海”。

象山有“海山仙子國”之稱,其海岸線總長約988公里、海域面積6618平方公里,分別位列全省第一、第二,并且坐擁象山港和三門灣港。面對這些海洋“富礦”,打造人才強縣,賦能高質量海洋經濟發展,成為象山的當務之急。

讓青年成為海洋經濟新賽道的創新主角,象山縣持續推動人才強縣建設,圍繞引才聚才搭建平臺、集聚力量,打造“青年與海”人才工作品牌,塑造更適宜青年人才成長的“人才生態”。

近日舉行的第十七屆中國(象山)海洋論壇暨2023“青年與海”創新創業大會,是一場海洋領域的交流盛會,也是一次“青年與海”的相約,青年成為其中的主角。“以滿腔熱忱對待一切新生事物”這句話,源自黨的二十大報告,作為這次大會的主題口號被叫響,“青年與海”的元素更是隨處可見,處處洋溢著充滿活力的“青年態”。

位于北緯30度、擁有美麗海岸線的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正在用“以滿腔熱忱對待一切新生事物”這句話,表達對創新人才的誠意與渴求。

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象山縣委書記包朝陽將之視為“頭等大事”,“我們本地的大學生出去一火車,回來只有一卡車,對我們來說,一定要把人才吸引進來,這是象山的未來。”包朝陽坦言,人才資源是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要素和最大變量,“讓一個地區發生變化得靠人才,否則海洋資源永遠只是海洋資源”。

《象山縣人才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要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創新創業人才洼地和海洋經濟人才高地,形成高素質人才引領高水平創業創新的生動局面。

傳統漁業曾是象山的一大產業,老漁船、小海鮮是不少人對象山的初始印象。“原來象山是漁船千帆競發,現在我們更希望‘萬物開源’,把海洋資源更充分地轉化為海洋經濟,從中挖掘更多新經濟的可能性。”用包朝陽的話來說,“不能只站在陸上看象山,一定是站在海上看象山,站在未來看象山,用一種戰略的眼光來看象山”。

圍繞海洋經濟,象山縣根據自身的產業基礎、資源優勢等實際情況,明確了八大海洋經濟產業鏈,包括海洋新材料產業、海洋新能源產業、高技術船舶建造海洋交通運輸產業、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現代漁業、海洋生物食品加工與制藥產業、海洋旅游產業和海洋信息產業,統稱為“才能兼備,余生有幸”八大目標賽道。

“‘青年與海’就是想讓青年與海洋產生鏈接,產生更多的化學反應,這樣才能‘萬物開源’,真正推動象山海洋經濟變革式的發展。”包朝陽希望,召喚更多青年共赴山海,讓更多新發明、新產品、新創意、新觀點、新夢想,競相奔涌、盡情綻放。

2022年,范景潤所在團隊獲得中國·寧波(象山)全球海洋經濟高層次青年人才創業大賽一等獎,得到象山縣提供的600萬元資金扶持。他說,這對于年輕創業者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平臺,當地政府將海洋領域的智庫、學術、產業等多方力量聚在一起,能產生更多的交流和碰撞,迸發更強勁的“藍色力量”。

在范景潤看來,象山縣正在以實際行動踐行“以滿腔熱忱對待一切新生事物”這句話,“我們還是個規模不大的初創企業,所做的波浪能轉化也是個新的領域,象山縣以滿腔熱忱擁抱、支持我們”。

在一份《象山人才創新創業地圖》中,從該縣的八大產業鏈到雙創平臺,從人才政策到交通狀況,從年輕人關心的住房、子女教育再到醫療、社交圈等,內容一目了然。據了解,象山縣迭代深化“青年與海”人才工作品牌,建立“135”人才工作體系,圍繞人才關心的票子、房子、孩子、圈子、面子等關鍵問題,構建了更具“知音感”的人才生態,讓更多來象人才安心、安身、安家、安業。

“這里很舒服!”這是85后博士潘亦鵬對這座海濱之城的第一印象。在他看來,象山不僅環境宜人,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還很適合海洋相關產業的孵化和發展。

潘亦鵬長期從事水動力學及空氣動力學領域研究,并和合伙人創立了公司。這個以90后、00后為主的公司主要研發“三棲”(空中、水面、水下)跨介質航行器。杭州亞運會期間,他和團隊自主研發的兩棲和三棲無人機項目,應用于帆船賽區的保障工作。

此前,潘亦鵬考察過不少沿海地區,象山發展海洋經濟的決心和優勢打動了他,“象山將海洋經濟作為立縣之本,能夠為我們在這里落地生根提供很好的土壤”。今年,潘亦鵬將公司在象山落地,目前已簽好廠房建設的相關協議。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向海而行,踏浪而來。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象山已集聚各類人才17.55萬人,按照人才規模占全部常住人口的比例計算,全縣人才密度為30.47%。僅今年上半年,象山新增博士及以上高層次人才55人、青年大學生3267人,同比增幅57.4%、36.8%。

近3年來,象山大學生引進數保持兩位數增長,增幅保持在寧波市前列。包朝陽期待,更多有志于在海洋領域大展身手的青年人才,千帆競發向大海,萬物開源創未來,共同畫好一幅新時代的萬象山海圖。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慶玲 胡春艷 來源:中國青年報

標簽:

最新推薦

寧波象山:打造青年人才的“夢想藍海”
何謂“江南”——談談文化概念中的江南
勞板魚
北京高考報名同步采集7類照顧考生信息 高水平運動隊招生門檻提高
毒資藏棺材毒品藏柴火堆?警方繳獲毒品36.6千克
常州體量最大綠色建造綜合體項目實現全生命周期“綠色建造”
送出去的婚禮紅包,糾結著多少人情
秋意與故園:中西文化中的蟋蟀
云南彌勒通報一起電梯墜落事件,已致3人死亡17人受傷
讓魔術看起來像魔法的,其實是真實
2023江蘇大運河檔案文化聯盟(常州)年會舉行
鄭和下西洋:人類文明交流史上的光輝印記
琴與情的交織——讀兒童小說《手足琴》
第六屆進博會志愿者宣誓上崗
年輕人腦洞大開,荔浦芋頭能登大雅之堂
安徽省人大代表來常考察
殘疾人舉重運動員魏怡期待在杭州圓夢
首批新能源公務用車集中交付
無故調崗降薪變更工作地點 專家指出:逼迫職工離職花樣多缺監督制約機制
銀齡教師發展 提質增量為要
國家衛健委支招 如何科學防治秋季呼吸道傳染病
江蘇省軌道交通裝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落戶軌交園,全省軌道交通產業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引擎
【鄉村行 看振興】文明厚植沃土 新風助力振興
常州舉行懇談會,引導僑企有序“走出去”
常州部署秋糧收購工作
“君子儒”的性格特質與為學進路
北京長城考古首次發現“武器倉庫”
我國成功發射云海一號04星
常州投資集團攜手新北區政府設立20億元合成生物產業基金
了解試用期,求職途中不踩“坑”

豫狐網絡 版權所有

聲明: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轉載、摘編、復制請注明文章出處!

京ICP備2022016840號-38

聯系我們:920 891 263 @qq.com